江河回望:中国文化与人生价值

许倬云先生最后的凝望与嘱托
编号:
21716-9787521779493
销售价:
¥62.40
市场价:
¥78.00
 
  • 月销量: 0
  • 评分数: 0
  • 评分: 0.0
数量:
地址:
葫芦岛市连山区中央路12号中央路商场二楼
电话:
0429-5552299

商品介绍

编辑推荐

1.内容直指当下社会核心关切:历史认同危机、人文学科边缘化、个体精神迷茫,提供基于深厚学养的智性回应。
2.历史的镜鉴: 探寻华夏文明延绵永在的根本动力,在历史长河中定位当下,理解我们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3.人文的光辉: 直面科技洪流中人文学科的困境,反思当下人文学科研究问题,指出文科发展任务,呼吁重建人文精神。
4.生命的安顿: 以丰厚阅历与通透智慧,探讨个体如何在快速变迁的世界中确立价值、寻找意义、承担责任,求得心之所安。
5.独特地将历史纵深、学科反思与生命价值探讨融为一体,展现超越专业藩篱的宏大思想格局。
6.深邃洞见,人文温度:既有鞭辟入里的理性分析,更饱含对文明、对人类、对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温暖慰藉。

 

 
内容简介

在这部融合九十余年人生体悟与数千年文明经验的文集中,历史学家许倬云将目光投向个体与文化、时代与内心的交汇处。从农耕文明的礼仪体系到儒释道的人生哲思,从天下共主的秩序观到个体生命的价值觉醒——他从中国文化的底蕴出发,思索人在社会、历史、宇宙中的位置——我们既是文明的承继者,也是意义的建构者。
全书内容分为三章:中国文化的形成与流变、中国文化的当代意义、中国文化与人,共收录30篇论述文章,包括台湾原版序以及许先生特地为本次大陆新版撰写的序言。“代后记”特别收入许先生“92岁人生寄语”,饱含先生通透的人生智慧和对年轻人的谆谆嘱托。
书中不仅回望了五千年中国文化的变迁,更直面当代人工智能掀起的科技洪流,深刻揭示人文精神遭遇的挑战,论述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塑造健全人格、涵养文化底蕴、守护人类精神家园。通过对比东西方文化的特点,他点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体安顿身心、意义追寻的独特优越性,呼吁借由中国文化重建人文精神,以应对价值虚无的危机;关注现代社会年轻人的精神困境,探讨在剧变时代中,个体如何安身立命、建立责任,为迷茫的现代人点亮一盏精神的航灯。

作者简介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1962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匹兹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学贯中西的史学耆宿,擅长利用不同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历史,尤其是考察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不囿于书斋,时时心怀天下,关心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走向。代表著作有《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万古江河》《经纬华夏》等。2025年8月4日在美国去世。 

目  录

新版序
原序

一、中国文化的形成与流变
1.历史的多种定义
2.古代的中原是怎样形成的
3.古代中原的多种文化
4.中国中原与其邻近地区史前时期的居住与食物资源
5.中国概念与其经济接口
6.中国古代平民生活——食物、居住、衣着、岁时行事及生命礼仪
7.文化间的互动(一)——中国古代文化圈之间的融合
8.文化间的互动(二)——社会与阶层间的文化互动
9.文化间的互动(三)——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相遇
10.刘邦与朱元璋——两种创业的风格
11.战前与战时社会的比较
12.亚细亚的四大部洲
13.从世界历史看中国历史
14.移去国际了解的魔障

二、中国文化的当代意义 
15.人类新文明的明夷之际
16.情理相通的通识教育
17.人文学科的任务
18.人文学科的反思
19.中国现代学术科目的发展
20.历史上的知识分子及未来世界的知识分子
21.中华文明的新意义
22.多样的现代性

三、中国文化与人
23.人生价值的探讨(一)——人类追寻人生意义的经验
24.人生价值的探讨(二)——中国文化中人生价值的探索
25.人生价值的探讨(三)——目前我们要追求的人生意义
26.生命意义与终极关怀
27.生命的意义与人生价值
28.祖德宗风——无锡许氏既翕堂家族略述

代后记  92岁人生寄语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