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元气:余秋雨散文精选

四十年创作精选集 涵盖史迹、文脉、记忆、生命四部分。
编号:
217209787020191352
销售价:
¥55.20
市场价:
¥69.00
 
  • 月销量: 0
  • 评分数: 0
  • 评分: 0.0
数量:

商品介绍

编辑推荐

其实,余秋雨是不需要介绍和推荐的,他已经被阅读四十年了,文学史自有他的位置。

我想说,他的思考与写作展现了中国书生应有的样子。他的《道士塔》《信客》等篇目已入选语文教材。

他穿着灰布棉袍,寻访7世纪唐朝;不计繁琐,论述中国的君子与小人;言之肺腑,记忆亲人师友;言之凿凿,一生信奉追求大美。史迹、文脉、记忆、生命,如四条支柱,撑起余秋雨的写作版图。

 

就独立思考而言,余秋雨已经形成个性鲜明的审美标识,他打通了历史、哲学、文学的边界,在山水风物中探寻民族文化的深层密码,既展现古迹古籍的文化肌理,又揭示中国文人的精神困境。他的文化考察与文学重构,使散文成为承载历史反思与文明对话的载体。

将人文思考与游记感悟融为一体,打破学术论著与散文写作的边界,余秋雨是开创者。

在AI飞速进化的时代,余秋雨的作品提示着文学不可替代的价值——行走与顿悟相辅相成,在场体验是破译文明密码的最佳方式。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余秋雨四十年散文创作精选集,包括史迹、文脉、记忆、生命四部分。选文32篇,附余秋雨小序一篇,江迅代跋一篇。全书以蕴藏宇宙与生命中的“天地元气”钩玄,阔大深邃,将寻觅史迹的无尽对话、探寻文化的追问思考、回忆人生的切真感受、反刍生命的美学惊讶,拼融于一体,情与势互拖,心与道共振,道尽读书人立命与追求的本真。“天地元气”为余秋雨大师笔墨,封面及版式由知名图书设计师陶雷设计,内容与形式浑然一体,精装精印,值得阅读收藏。

作者简介
余秋雨

1946年8月生,浙江人。中国当代文学家、美学家、史学家、探险家。
媒体评论

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或者说,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 —— 白先勇

 

余秋雨有关文化的研究,蹈大方,出新裁。他无疑拓展了当今文学的天空,贡献巨大。这样的人才百年难得,历史将会敬重。 —— 贾平凹

 

北京有年轻人为了调侃我,说浙江人不会写文章。就算我不会,但浙江人里还有鲁迅和余秋雨。 —— 金庸

 

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锺书之后,出了余秋雨。 —— 余光中

 

文化界不少人的成绩,可以用很多语言来介绍;但也有 少数人不必如此介绍;余秋雨先生则是特例中的特例,完全不用介绍,几乎全国所有读者都知道他,喜欢他。因此,今天我主持他的演讲,非常轻松。 —— 张贤亮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上的建树,气势恢宏,让人回肠荡气。他又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这样的人在佛教看来,已经属于 “当代菩萨”之列。 —— 星云大师

 

余秋雨先生每次到台湾地区演讲,都在社会上激发起新一波的人文省思。海内外的中国人,都变成了余先生诠释中华文化的读者与听众。 —— 高希均

在线试读

小序

 

人民文学出版社很久以前就出过我的一本散文选,一直很畅销。但是,毕竟那么多年过去了,我又从来未曾停笔,再出就需要新选了。旧选和新选加在一起,书还不能太厚,因此难度不小。编辑朋友辛苦了。

 

有一位评论者说,我的散文,并不局限于一种文体格式,而是体现为一种写作神态,那就是:“质朴叙事,磁性行文,天地诗情。”他还说,这种写作神态,也体现在我的大量学术著作中,因此那些严肃的文本,也可以看作是“无界大散文”。

 

本书就选了好些篇这样的“无界大散文”。读者阅读时,不得不从散逸心态转换到学理思考,实在有点抱歉。但这种转换对年轻的读者和作者可能也有好处,可以让他们领会天下文章的始源性活力。有了这种活力,即便面对再深奥、再庞大的难题,也可以输入个性、体温和韵味。其实,这也正是文学对于世间百业的惠泽。

这位评论者说我的文章中有一种“天地诗情”,感谢他道出了我的追求。其实,这种追求来自我所崇尚的中国哲学观念“天地元气”,已经牵涉到宇宙观和人生观。书中很多文章与此有关,所以取了这个书名。对于这种观念的阐释,可看本书最后一篇文章,这是我最近所写的。

 

选编本书时,我把入选的文章全部重读了一遍。由于几十年间思维方式和阅读节奏的变化,我在不少地方做了一些修改。因此,同样一篇文章如果同时出现在本书和其他选本中,应以本书为准。

 

忙碌的当代读者也许会问:如果一时不能依次读完,你会着重向我们推荐哪几篇呢?

 

我的回答是三篇:《三十年纪念》、《中国文脉概述》、《我和妻子》。

 

理由呢?读了便知。

 

多谢!

 

余秋雨

2024年深秋

 

 

都江堰

一位年迈的老祖宗,没有成为挂在墙上的画像,没有成为写在书里的回忆,而是直到今天还在给后代挑水、送饭,这样的奇事你相信吗?

 

一匹千年前的骏马,没有成为泥土间的化石,没有成为古墓里的雕塑,而是直到今天还踯躅在家园四周的高坡上,守护着每一个清晨和夜晚,这样的奇事你相信吗?

 

当然无法相信。但是,由此出现了极其相似的第三个问题——

 

一个两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没有成为西风残照下的废墟,没有成为考古学家们的难题,而是直到今天还一直执掌着亿万人的生计,这样的奇事你相信吗?

 

仍然无法相信,但它真的出现了。

 

它就是都江堰。

......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