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荣获诺贝尔奖+普利策奖,比《活着》更早刻画中国人的宿命与救赎,读《活着》前,不妨先读一读《大地》,一部文字中有生命的灵魂史

(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鲍勃·迪伦、林语堂、尼克松盛赞的百年好书。看她的文字就像看到了余华的《活着》、老舍的《四世同堂》、陈忠实的《白鹿原》,无比真实,震撼心灵.)
编号:
217209787513944533
销售价:
¥39.80
市场价:
¥49.00
 
  • 月销量: 0
  • 评分数: 0
  • 评分: 0.0
数量:

商品介绍

编辑推荐

1足本原文,忠于原作,翻译大家王晋华多次访问赛珍珠故居与纪念馆,三年磨一剑呕心力作。

2一经面世,霸占全美畅销榜21个月,接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小说奖。

3被翻译成145种语言,享誉全球,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布什通过它了解到真正的中国,彻底改变西方人对中国的固有印象。

4引起鲁迅、老舍、钱钟书等民国大师激辩的百年好书。

5将林语堂与老舍的文学引荐向世界的文学伯乐,将《水浒传》翻译成英文,使其风靡世界,自称中文为其母语的美国女作家的成名之作。以其为底本改编的同名电影荣获奥斯卡多项提名。

 
内容简介

《大地》以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为故事背景,讲述了生活在安徽的农民王龙与他的妻子阿兰共同经营家庭、慢慢致富的故事。

王龙勤劳肯干,倾注了大量的热情在土地上;阿兰吃苦耐劳,生儿育女,操持着一家人的生活。正当日子越过越好的时候,一场意外不期而至……

读完《活着》,不妨再读一读比它更早的《大地》

 

作者简介

赛珍珠(Pearl S. Buck,1892—1973),美国作家,诺贝尔奖和普利策奖双料得主。赛珍珠出生后随父母来到中国,住在江苏镇江,长大成婚后又定居安徽宿州,在中国生活了近四十年。作为“中国通”,赛珍珠关注中国这片大地上平凡的生命,写成《大地》一书,在全世界引起热烈的反响。

译者简介

王晋华,中北大学外语系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英美文学研究与翻译工作,曾在美国雪城大学访问研究,对英美文化有切身体会。翻译代表作有小说《瓦尔登湖》《傲慢与偏见》《了不起的盖茨比》等。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

前  言
赛珍珠(1892—1973),即珀尔·赛登斯特里克·布克,赛珍珠是她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字。这位美国女作家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出生几个月后便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中国。她在江苏镇江度过了她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18 岁时回到美国弗吉尼亚州林奇堡市的一所女子学院读书。在那里学习4 年后,也就是1914 年,赛珍珠又返回中国来照顾患病的母亲。她前前后后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为此,她把中文称为她的“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她的“中国故乡”。就是在这期间,她写下了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该书出版于1931 年)。因为创作出这部优秀作品,1932年她获得美国普利策小说奖。同年,《大地》的续篇《儿子们》出版,1935 年《分家》出版,至此她完成了《大地》三部曲的创作。1938 年,她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外(这一描述刚刚好,而不至于影响到情节的进展),再不用别的什么技巧去延搁故事的发展”。其实,赛珍珠在这里所讲的,正是她《大地》三部曲中所采用的叙事方法和写作风格。
王晋华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媒体评论

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一位敏感的富于同情心的人。

——尼克松

我当初对中国的了解,以致后来对中国产生爱慕之情,就是赛珍珠的影响,是从读她的小说开始的。

——布什

我早年阅读并仰慕的名家包括海明威、加缪及赛珍珠。

——鲍勃·迪伦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