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与狗

从学术文章走向喧嚣人间 著名学者王彬彬全新非虚构力作 一幅知识分子坚持批判精神和独立姿态的灵魂画
编号:
217209787559476319
销售价:
¥52.20
市场价:
¥58.00
 
  • 月销量: 0
  • 评分数: 0
  • 评分: 0.0
数量:

商品介绍

编辑推荐

从学术文章走向喧嚣人间

 

著名学者王彬彬全新非虚构力作

 

一幅知识分子坚持批判精神和独立姿态的灵魂画像

 

写给人群中不甘于困守混乱的迷茫者

 

王彬彬的《废墟与狗》是一部非虚构作品,承继了鲁迅嬉笑怒骂、深入现实的杂文传统,以个人观察与反思介入当代公共生活,细密严谨的逻辑提醒着人们被忽略的常识,冷峻独特的视角提供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多重思考。作品的艺术魅力体现于日常的描述与超脱的想象,充沛的感悟与凝练的表达之间,蕴藏着智性的张力和乐趣,其深处,是一位知识分子坚持批判精神和独立姿态的灵魂画像。(凤凰文学奖颁奖词)


废墟的简陋与不声张恰恰是言说真相的关键地带,回望的现场。废墟是一种结构,它兼具历时性与共时性,本书不仅从历史出发,朝花夕拾般回味过去所在,也兼含了当代社会人们生活的改变。


王彬彬的文笔独到,常常是慢条斯理地先说无关紧要之物,结果是请君入瓮般的说到要害,结构精巧,带有“先顾左右而言他”的设计感,平淡而有张力,似观潮令人出一身汗般、发人深省。

 
内容简介

《废墟与狗》是著名学者、评论家王彬彬的全新非虚构作品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有感而发,回忆童年。漫谈半个世纪之我见。其文字由日常起笔,拓展至群体与当代社会,升华为回溯与历史反思,整体上勾勒出一代学人的成长经历与思想历程。本书既是一个知识分子自我审视的精神自传,也是一部连贯的从时代现场萃出的思想笔记。为“人群中不甘于困守混乱的迷茫者”,提供了一幅知识分子坚持批判精神和独立姿态的灵魂画像。

作者简介

王彬彬  1962年生,安徽省望江县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出版有《在功利与唯美之间》《为批评正名》《文坛三户:金庸·王朔·余秋雨》《应知天命集》《鲁迅内外》《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八论高晓声》《往事何堪哀》《并未远去的背影》《大道与歧途》《顾左右而言史》《费城的钟声》等著作多种。

目  录
1 吃肉

27队长

51奇书

75公私

105痰盂

123家长

149真相
媒体评论
王彬彬对我的帮助太多了,我总是剥削他,他看了什么书,我就和他聊。对我来说,王彬彬还是警钟,过些日子就响一下。他的批评马力特别大,他一巴掌过来绝对不是抚摸的,绝对是让你眼睛里面冒火的。
——著名作家 茅盾文学奖得主 毕飞宇


王彬彬在批评界是一个独行者,是一个不大有“现实感”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学习、敢于不断进行自我反省的批评家。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 孟繁华
在线试读
废墟与狗



数年前,我在生活方式上奉行的是“四不主义”,即不戒烟、不戒酒、不节食、不锻炼。奉行到五十多岁时,终于觉得应该把“主义”调整一下,变“四不”为“三不”,开始节食了。那原因,就是胖得实在有些难为情;尤其是肚腹,便便得自己都不忍低头看一眼。到个地方去,无论怎么做收腹运动,也是肚子先进门。买条裤子,营业员拿个软尺量了腿长再量腰围,总是轻声惊呼。也难怪,两者实在不成比例。终于决心进行瘦身运动。其实就是节制主食。数月下来,效果是显著的。体重减少了十来公斤,其中自然有一部分是从腹部消失掉的。于是惊喜地发现,几条多年不能穿的裤子,又勉强可穿了。

体重降了十来公斤后,再降就难了。虽然离标准体重还有一定的努力空间,但终于小瘦即安,满足于将体重维持在一个差强人意的水平。就这样维持到了2020年的1月,新冠疫情爆发,于是过了几个月足不出户的生活。到了4月初,百花盛开了,莺飞草长了,我又开始了肚肥裤瘦,好几条裤子,又扣不上裤腰扣了。于是决定再对“主义”进行调整,变“三不”为“二不”:我要开始运动了。

我唯一能坚持的运动,是走路。我居住的小区,十多年前还是山地。周边都是山,虽然不算大山,但也不能说是丘陵,且草木茂盛。山上山下,时有野猪出没。在4月初的一个下午,午睡起来后,我开始了走路运动。出得小区南门,任意往一处山边走去,有一点探险的刺激。我想,春天了,应该有蛇了,于是拣了一根木棍,边走边击打着前面的草丛。最初几天,是在离小区比较近的区域转悠。几天后,想走得远些。翻过一座山梁,走完一条山间小道,眼前突然一亮:一树桃花在眼前盛开着。这是野桃树,很大的一棵。每一朵桃花都像一个笑靥。一大棵桃树就这样在春风里欢笑着,笑得疯疯癫癫的。桃树后面,是一口池塘。池塘也很大。池塘的那一面,有人家了。那前面,应该是一个村庄。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