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间管理内驱力手册(升级版)

孩子如果不想学习,激发内驱力是第一步!从不催不动到自觉主动,“小磨蹭”不见了!
编号:
217209787302675969
销售价:
¥59.30
市场价:
¥69.80
 
  • 月销量: 0
  • 评分数: 0
  • 评分: 0.0
数量:

商品介绍

编辑推荐

《儿童时间管理内驱力手册(升级版)》为家长们出谋划策,以从根本上帮助家长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从而得到前进的动力,形成正向循环。

 
内容简介

时间管理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学习非常重要。通过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儿童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自律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出良好的习惯。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没有形成良好的时间管理观念,究其深层原因,是孩子不愿意或者不想做。为了解决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儿童时间管理内驱力手册(升级版)》为家长们出谋划策,以从根本上帮助家长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从而得到前进的动力,形成正向循环。在内容讲解上,《儿童时间管理内驱力手册(升级版)》的发力点不是论述内驱力有多重要,而是讲如何能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根据亲子性格测试调整教育策略、运用十大儿童时间管理工具以及内驱力明星榜样的作用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书中所举案例中的人物,皆为作者真实辅导或咨询过的人物,案例中的这些小主人公们并非天赋异禀的**,而是一个个屡败屡战的逆袭勇士。他们通过调整学习策略并持续努力,最终将自己送往心仪的学府。

作者简介

雨露: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特约专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畅销书作家,出版作品《儿童时间管理内驱力手册》《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儿童时间管理案例手册》。

目  录

目录

第一部分 儿童时间管理的秘密
第一章4种性格孩子的常见磨蹭原因
10秒识别4种性格的孩子
“戴面具”的孩子
“嫁接”性格,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4种性格,4种磨蹭
第二章活泼型性格孩子磨蹭的“解药”——自控力
案例分析:上课东张西望的亮亮
4种性格的家长训练活泼型性格孩子
第三章力量型性格孩子磨蹭的“解药”——自主性
案例分析:誓死不上英语课的蔡逍遥
4种性格的家长训练力量型性格孩子
第四章完美型性格孩子磨蹭的“解药”——不怕失败
案例分析:不想参加PET考试的阳阳
4种性格的家长训练完美型性格孩子
第五章和平型性格孩子磨蹭的“解药”——有目标
案例分析:从来不举手的青青
4种性格的家长训练和平型性格孩子

第二部分 5大法宝终结磨蹭
第六章 十大儿童时间管理工具
案例分析:年级垫底的彬彬
十大儿童时间管理工具之关键工具
十大儿童时间管理工具之辅助工具
第七章任务清单,让孩子生活作息更规律
谋定而后动,三项工作早准备
4个磨蹭“雷区”及其破解方案
3步形成任务清单
第八章“三表一录”,专治写作业拖拉
案例解析:如何制定有效的“三表一录”
案例解析:“三表一录”的失灵原因
教子智慧分享: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第九章魔力小纸条,再不说“不想上学”
第十章ABC排序法,迅速提高学习效率
案例解析:学习效率低的元凶——习得性无助
关键在于激发内驱力
巧用ABC排序法,提升学习效率

第三部分 PERMA幸福5元素与明星分享
第十一章孩子不再马虎敷衍
PERMA事关孩子幸福
案例解析:孩子为自己学
案例解析:孩子为家长学
第十二章孩子不配合,家长白费劲
案例解析: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四种人际关系决定孩子是否合作
第十三章一说学习就反目成仇
学海无涯“乐”作舟
父母的情绪管理
三步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
第十四章三大妙招根治孩子上课不专心
案例解析:孩子“学上瘾”的奥秘
四个孩子不专心的原因及其破解方案
第十五章消除依赖心理,学习更独立
案例解析:在学习上找不到成就感的小宝
四步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儿童时间管理的三个重点
第十六章内驱力明星分享
“学渣”轻松学习变学霸——张博严
学习“掌舵人”——齐景然
如何拥有内驱力——马俪芮
山河勇士塔尖上的明珠——蔺天祺
写给我最爱的小蔺——蔺天祺妈妈

附录A性格测试
性格分析问卷及问卷中词汇的定义
性格分析问卷
性格分数统计表
性格测试词汇定义
附录B假期计划
孩子喜欢执行什么样的假期计划


前  言

前言
在多年前的一次线下家长培训中,我请每一位在座的家长在笔记本上写下对自己孩子未来的期待。15分钟后家长们的想法便跃然纸上,文文爸爸说:“期待孩子幸福、快乐,未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旭阳妈妈说:“期待孩子健康、快乐,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和家庭,并能帮助更多的人。”小刚爸爸说:“期待孩子能有自己的目标,并能够为这个目标付诸努力。在此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快乐。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难看出,虽然家长们的期待林林总总,各有不同,但是,两个关键词:幸福和快乐却是大家的共识。
接下来我又请家长写下这些年来他们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所选择过的关键路径。然而,这一次我发现与刚才下笔时大不相同,大家边写边有些怅然若失。为什么?在和大家深度交流后我找到了原因,原来家长普遍明明期待孩子幸福、快乐,实际选择的路径却和期待大相径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阳阳妈妈的期待和路径比较有代表性,我举例说明后大家都深以为然并在培训结束前想出了针对自己孩子成长的新路径。阳阳妈妈的期待是希望孩子身心健康、自信阳光。之前的关键路径却是孩子写不完作业就不能睡觉,在家长的催促声中孩子晚睡并最终完成作业,家长和孩子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这个扶不起的刘阿斗啊。”这样提醒、催促、逼迫的“狼追”路径与期待中的孩子幸福、快乐背道而驰,不仅会离目标越来越远,而且还可能产生以下“10大问题”。
(1) 磨蹭。
(2) 注意力不集中。
(3) 粗心、马虎。
(4) 学习不主动。
(5) 畏难,容易放弃。
(6) 只能表扬不能批评。
(7) 胆小、不敢表现自己。
(8) 不认错、找客观理由。
(9) 不上进,总和不如自己的人比。
(10) 人际交往能力弱。
有上述问题困惑的家庭其实都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孩子不自觉,家长催,孩子更不自觉。在这样的循环中,很多家长就一直催孩子完成各种任务,因为只要不催,孩子就不行动或者动作慢。面对家长的催促和唠叨,有的孩子直接对抗,干脆不做;有的孩子使用“敷衍大法”,出现磨磨蹭蹭、玩一会儿是一会儿、错题多等现象。做一个通俗的类比:我们都有开车的经验,如果发动机不着(孩子没有内驱力),家长就只能在后面推。这样车也能动,但就是慢(孩子磨蹭、拖拉)。等到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就像车拉了手刹,彻底不动了(不上学了)。
北京十一学校原校长李希贵先生在《用心教养》一书的推荐序中这样写道:“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30多年了,深切体会到正确的教育观有多重要。”“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应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应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也是让我至今感到震撼的话,这句话让我对孩子的教育一直不敢轻慢,让我坚信,教育的根本追求正是人生的幸福。寻找幸福人生的教育之路并不轻松。近年来,我和同事们一直致力于帮助孩子们发现自己、唤醒自己并希望他们最终成为最好的自己。全校有4000多名学生就应有4000多张课表,每一位同学在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中成就自我,而这些,正是基于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正是基于多元职能的理论,使我们的教育追求更加逼近教育本质。无独有偶,北京史家小学原校长王欢也在采访中提出:“教育是70%的等待和30%的唤醒”。我理解唤的就是孩子成长所需的内驱力,让孩子有机会成为最好的自己。而成为最好的自己不正与家长们希望孩子幸福、快乐的观点不谋而合了吗?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其《持续的幸福》一书中为我们具化了幸福:“幸福2.0理论有5个元素,它们是:‘积极情绪、投入、意义、积极的人际关系、成就’”。在日常工作中,我和家长们都在积极地践行着幸福理论,因为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这5个元素在本书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有更详细的阐述和真实的中国家庭案例呈现。
众所周知,幸福不会自动生成。所以,亲子教育需要在确保正确的方向后合力而为才有可能达成这一目标。在努力的过程中自然需要强大的内驱力才行。有内驱力的孩子和没有内驱力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家长不吼不叫,孩子还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家长期待孩子幸福,正确的培养路径是什么?(当然,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个路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家长持续更新才能达到目标)在本书第十六章您会看到5位内驱力明星的独特见解,让我们能从孩子、家长和老师的视角,更多维度地体会内驱力对孩子幸福的巨大影响力。
本书旨在通过“心理学理念·真实案例·学生感悟”的全新模式,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导家长或教师帮助孩子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第一,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内驱力是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先借用孩子在意的“外驱力”,然后再帮其有效转换为内驱力,让孩子自动自发、高效利用时间。
第二,16种亲子性格组合分析。帮助4种不同性格的家长训练4种性格、4种磨蹭原因迥异的孩子。
第三,有效利用十大儿童时间管理工具。介绍了5种关键工具和5种辅助工具的功能和应用。
最后,在本书的末尾,我通过正面和反面的案例分析了儿童时间管理的终极目标——让孩子们有时间去做真正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例如思考幸福。我的一位学生邓辰然,由于从初中开始就做时间管理,所以,她顺利地考上了自己的梦校——清华附中。辰然同学上高二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打电话问我:“老师,按照之前的计划——考上清华大学后去欧洲留学,然后再回清华大学教书,即使我都做到了,可这是我想要的吗?”我为此给邓辰然的妈妈打了个电话,我们都异常兴奋。为什么?别的孩子都忙着题海战,可是她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还有时间思考人生,思考自己的幸福。当然,这样的正向循环也让孩子能够不断反思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拥有源源不断的内驱力,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目前,已在清华大学就读大四的辰然同学过得非常忙碌且充实,自己联系并办理了英国伦敦一所高校的半年交换生,回国后利用暑假又去意大利米兰和中国上海的公司实习……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所以,如果我们能通过儿童时间管理训练让孩子重复性的行为变成一个个模块,这样,孩子做事的速度就会不断提高,效率也能得到提高,节省出来的时间就可以用于完成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了。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