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编号:
s959_9787219119402001
销售价:
¥45.40
市场价:
¥56.80
 
  • 月销量: 0
  • 评分数: 0
  • 评分: 0.0
数量:
地址:
葫芦岛市连山区中央路12号中央路商场二楼
电话:
0429-5552299

商品介绍

编辑推荐

1.  如果你以为人工智能只是技术升级,那你可能还没意识到它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认知结构、权力体系与社会身份。从ChatGPT到智能文明,这本书带你探讨人工智能发展的几个重要维度,直击技术演进背后的人类本质拷问。它所提出的问题,关乎你我以及我们共同的未来。


2.  这不是一本告诉你“AI能干什么”的书,而是一本逼你思考“在AI什么都能做的时代,人类还能做什么”。从ChatGPT的技术革命写到大模型背后的人性困境,兼顾脑机接口、算法等多个维度,本书提供的不只是知识,更是探索未来社会的全新视角。


3.  从智能机器人的权责讨论,到大模型如何改变人类思维方式,再到脑机接口、无人驾驶汽车、身体隐私等现实命题,本书用哲学视角切入技术便利背后的社会逻辑,直指我们所处的文明进程,为你展开一个更真实的“智能社会图景”。

 
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重塑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结构。从医疗、交通到脑机接口,技术不断突破的同时,也带来了伦理、认知与社会秩序的全新挑战。本书汇聚多篇权威学者的前沿研究,聚焦人工智能发展背后的哲学思考,构建起关于智能时代的多元知识框架。


本书关注人工智能通用化的实现路径,剖析大模型与脑机接口融合的哲学叙事,并深入探讨认知算法、智能机器人的主体地位、大数据带来的认知不公、身体隐私的再认知等现实议题。同时,书中结合自动驾驶、信息推送、数字资本化等实际案例,分析智能系统对社会结构、劳动关系及财富分配的影响,反思数字时代的新型人际关系与文明转型。


我们如何理解智能系统的“劳动”?算法如何影响个体与责任的界限?面对技术带来的种种可能,我们既不盲目乐观,也不陷入焦虑,在科技浪潮中保持清醒认知,探寻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共处的可持续未来。

作者简介

孙伟平,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世界哲学》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新大众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队首席研究员。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价值哲学、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出版著作《大变革时代的哲学》《中华文化可以向世界贡献什么?》《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当代社会思潮批判》等。其著作曾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级奖项。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ISBN 9787219119402
条码 9787219119402
编者 孙伟平
出版年月 2025.06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