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①权威来源和权威作者。
作者古尔登是美国著名的政治作家,曾长期从事情报分析工作。写作本书时,他发现能收集到的资料的数量和质量都出奇地好,包括70年代末开始解密的有关朝战的官方档案,也就是“五角大楼朝战文件”。特别难得的是,他得以看到美国重要决策所依赖的原始情报数据。加上情报分析背景,能从海量的数据库中整理和“翻译”成大众容易理解的情境和语言。
本书出版后就成为军史研究权威作品,为之后的朝鲜战争史研究提供了原始素材,被学者大量引用,如《朝鲜战争》的作者王树增、研究冷战史的著名学者沈志华、《*寒冷的冬天》的作者大卫·哈伯斯塔姆等。
②全景式写法,提供了政治、战略和战场“互动”的全新视角。
书中从三个层次对朝鲜战争进行了描述,分别是战略决策层、战争决策层和战场亲历者。着墨*多的,是美国有关朝鲜战争的决策和停战和谈的极尽详细的内幕。这种全景式的再现,比起单一角度的写法,读者更能看到战争的全貌。
本书提供了一个观察美国军事政治决策出台、运行的极佳视窗,非常适合“参与式”的读法,磨炼自己的判断力和智慧:在书中人物的重要关头,要做抉择时合上书——想像自己如果是他,会怎么办——想清楚后打开书,看看这个人是怎么做决定的,他为什么这么做,后果是什么——比较自己和书中人物,选择和方法上的异同。
③像故事书一样好看的军事史书,还有好译者、好译本的加持。
作者笔下的历史人物形象立体生动,军事、政治各方斡旋张力很强,战争场面既见宏大叙事,又见人性的细微刻画,呈现历史的偶然和必然。书中更有很多美国*决策当局的内幕情节,着力刻画了诸多军政要员的独特性情和手段,如杜鲁门的固执轻率、艾奇逊的聪明傲慢、麦克阿瑟的乖戾戏剧化等,如在眼前,读来就如同小说一样好看。
90年代初期,译者于滨、谈锋和蒋伟明翻译了本书,由解放军出版社作为内部版本发行。20多年后谈锋老师和于滨老师以极为认真慎重的态度,重新校订,增补文字逾5万字。全译本更为精准流畅,生动易读,是难得的好译本。
内容简介
《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是一部研究朝鲜战争的全面又精彩的综合性著作。美国著名政治作家约瑟夫·古尔登充分利用1970年代末开始解密的有关朝战的官方档案,收集到美国政府重要决策所依赖的原始情报数据,此后四年间采访众多当事者和知情人,经过精准梳理和敏锐把握,完成了这部内幕之作。而这批“五角大楼朝战文件”资料已经被小布什政府重新加密,这使得本书所揭示的真相更为难得可贵。
本书循着战争决策和实施的主线,从党派政治、国际关系、军事战略、战役以至战术等角度,详尽地描述和分析了朝鲜战争的起因、背景、发展和结局,全景式地再现了美国政方和军方决策和作战的真实进程。
书中更有很多美国*决策当局的内幕情节,着力刻画了诸多军政要员的独特性情和手段,如杜鲁门的固执轻率、艾奇逊的聪明傲慢、麦克阿瑟的乖戾戏剧化等,栩栩如生,如在眼前,向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美国军事政治决策出台、运行的极佳视窗,以及理解政治、战略和战场“互动”的全新视角,极具可读性。
作者简介
约瑟夫·古尔登,美国知名政治作家,曾长期从事情报分析工作,后投身新闻业,任《费城问讯报》华盛顿分社主管。古尔登在《朝鲜战争》前一部著作《黄金时代:1945-1950》(The Best Years:1945-1950)涵盖了从美国对日战争胜利(V-J Days)到朝鲜战争的历史,是美国有权威的文化机构每月一书俱乐部力荐读物。另一著作《超级律师》(The Superlawyers)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24周之久。
目 录
Part. 1 鲸斗殃虾 001
朝鲜共产党人进入 009
李承晚的流亡岁月 012
在“适当的时候”独立 013
雅尔塔交易 016
瓜分朝鲜 018
美国脱身 024
李承晚负起责任 027
重新制定美国战略 030
建立韩国军队 034
李承晚坐立不安 036
北朝鲜心理战 037
情报失灵 039
Part. 2 战争爆发 045
前 言
我为了写一本有关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新书,及至1977年阵亡将士纪念日的时候,已经苦苦奋斗了一年,而且不是很愉快。我本想把这本书作为我的《黄金时代》(TheBestYears,1945—1950)一书的续篇。《黄金时代》讲的是从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日到1950年6月朝鲜战争开始这一时期的美国。遇到的问题很多都令人烦恼,因为大战刚结束后的美国,与其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差别并不是特别明显。因此,在阵亡将士纪念日这一天,我向一位相熟已久的老新闻工作者罗伯特·谢里尔抱怨这些问题。
“见鬼,”谢里尔建议说,“别去理会全面的历史,写朝鲜战争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