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断舍离

摆脱人际烦恼,重建清爽社交。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用断舍离思维,打造让人受用一生的高效率人际关系整理术。) 黄磊、董宇辉、杨天真都在实践的人际关系处理法则!白马时光
编号:
217209787550051669
销售价:
¥44.80
市场价:
¥49.80
 
  • 月销量: 0
  • 评分数: 0
  • 评分: 0.0
数量:

商品介绍

编辑推荐

1.直面人际困境,内容简单实用。
每个人都能够从中照见自己的困境:遭遇职场pua、被穿小鞋、被亲友无限度的索取、“点赞之交”“请投一票”……这些糟糕的人际关系把生活搞得一地鸡毛。
犀利且清醒的观点:本书有很多发人深省的观点句子。比如,“合群”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标配;孤独的本质是一种独立的生命状态;有时候,我们需要适当做一个不那么“可爱”的人;没必要邀请所有人参与你的生活;任何关系中都没有“必须”“应当”的义务等,观点犀利,击中人心。
可实践的建议 落地的方法:本书每个章节都有对应的案例及比较落地的方法,还辅助一些可实践的小建议。比如如何了解你自己,作者列举了几个方向,帮助读者把对自我的认识落实到纸上,实用性超强。
2.年轻人的社交指南书。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错误的社交逻辑中清醒过来:微博热搜不乏一些社交话题,比如“关闭朋友圈半年后的变化”“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开始断亲”“职场中要不要做老好人”“该不该为了合群而改变自己”等,每个话题都有几亿的阅读量,侧面反映出这届年轻人正在有意识地梳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对不恰当的社交关系进行断舍离。
“搭子社交”的兴起,突出了年轻人的社交新需求:在95后、00后的群体中,流行一种搭子文化,“饭搭子”“游戏搭子”“旅游搭子”等。搭子社交,主打的是一个精准陪伴。相较于维系周边的人际关系,搭子会更节省时间成本和情感成本,更注重“他人”和“自我”的契合度。这和本书主张的“清爽社交”不谋而合,从自我出发,挑选让自己舒服的人际关系。
3.摆脱人际烦恼,重建清爽社交。
没有人能够消除人际关系的烦恼: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迎合别人的期待,不顾自己的性格特质和切身感受,活得压抑又憋屈。
本书作者重新审视现代社交的过程和结果,用断舍离的思维打造高质量的人际关系,跟不适合的伙伴说分手,寻找真正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知己好友。
终结内耗的人际关系,摆脱人际烦恼,重建清爽社交,则是本书的宗旨所在。

 
内容简介

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
作者通过梳理现代社交的特点,用断舍离的思维打造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帮助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交圈,直指问题本质。例如,为何朋友越多越孤独,社交越来越疲惫?如何终结内耗的友谊?别害怕恶意……以合适的方式跟不合适的伙伴分手。
不是所有的关系都要维系,
不必把太多人请进你的生命里!
推开不喜欢的人际关系,活得舒心且通透。

作者简介

辛华
文学硕士,教育博士生,吉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一直耕耘坚守在高等教育阵地,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和实践,先后获得人社部心理健康指导专项职业能力、全国心理咨询师职业能力、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指导师、全国催眠师职业资格等多项专业认证。

目  录
第一章 人际关系的“绑匪”
是什么让你的社交如此疲惫
1. 交友广泛的“孤独病”患者 003
2. 毫无边界的“好心人” 009
3. 社交好评率和差评率 016
4. 合群的“祭品” 024
5. 负债的社交经营 030
第二章 心灵空间的清扫
如何通过改变认知释放人际压力
1. 朋友的功能性和阶段性 037
2. 没有必须帮的“小”忙 042
3. 拒绝讨好,不需要感到抱歉 048
4. 以“朋友”之名的付出与索取 058
5. 诊断无法放手的人际关系 064
前  言
序? 言
你现在还有结交新朋友的渴望吗?
你会直接拒绝不想参加的邀约吗?
你愿意为了融入圈子主动找话题聊天吗?
你愿意在社交中照顾他人的情绪吗?
你的人际关系,让你觉得累吗?
当我向很多人问起这些问题的时候,得到的几乎都是“人际关系太累了!”“不想社交”诸如此类的答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交变成了一种消耗,维系人际关系也让人越来越疲惫,人们在社交中很难获得快乐和幸福感。不爱社交,又不得不社交,越来越多的人在这种困境中不断挣扎。
媒体评论

人际关系是影响幸福指数的重要支柱。不良的、低效的甚至是自我耗能的人际关系占据了我们太多时间。这本书很好地阐明了我们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倡导对内耗型人际关系的断舍离。生命中zui重要的是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清华大学认证积极心理学指导师  邱振良
作者从大众社交困扰出发,分享了摆脱无效社交困扰的方法,指明了高质量人际交往的智慧,教会大家交往与独处平衡之道,值得大家阅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春人文学院幼儿教育系主任 赵晓杰

在线试读
1. 交友广泛的“孤独病”患者
城市里熙熙攘攘,可到处都是孤独的人。
为了排解孤独,很多人广交朋友,因为大家似乎都默认,朋友能赶走孤独,我们可以在社交中抱团取暖。
很多人在聚会上谈笑风生,人群四散后却只感到疲惫和空虚。很多人四处参加活动,广交人脉,忙于应酬,而在寻求助力时却四处碰壁。广泛交友并不能消除一个人的孤独,短暂的热闹也无法排解心底的孤寂。
所以,城市中有了越来越多交友广泛的“孤独病”患者。朋友越多,内心似乎愈加孤寂。在如此强烈的反差下,人们对社交充满失望。
接纳孤独的常态,学会和自己相处
社会是一张人与人交织而成的网,每个人都身处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与不同的人产生或近或远的联系。我们习惯了与人相处,却常常忽视了与自己相处。
独处时,他们无所适从,做什么都觉得无趣;心情不好时也无处发泄,越来越苦闷; 等等。于是只能在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中找出路。
很多人害怕孤独,抵触孤独,本质上是拒绝和自己相处。可大多数时候,社交能填满的只是时间,却填不平内心深处的空虚和孤独。
与其向外寻求陪伴,不如向内充盈内心。
内心的丰富,需要由外向内浇灌。和自己沟通,给自己支持,制订计划,做有意义、有趣的事。先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这些从生活里积聚的力量会渗透内心的土壤,长出一片独特的风景。
如果你有自己的爱好,那就尽情去做吧!把独处的时间用在发展爱好上,读书、绘画、跑步……这都会让你感到充实快乐。
如果你有一个计划,那就大胆去执行吧!学一项技能,做一份兼职,考一个证书……这些事情都能让你忙碌起来。
如果你没什么明确的爱好和目标,也没有关系。认真生活,也是一件可以让独处变得丰富而有意义的大事。
你可以为自己烹饪一道美食; 整理一下衣橱; 去林间散步;和偶遇的小动物打招呼;为夕阳拍一张照片……
孤独就像是一张白纸,你可以任意“创作”。况且,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有太多有趣的事情可做。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