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跨越国界的伟大文学作品”,被视为青年人的生活教科书。这部闪烁着崇高理想光芒、洋溢着生活激情的经典之作,在苏联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这部史诗般的英雄传记中,作者塑造了保尔·柯察金执着于信念而坚忍不拔的崇高人格,其形象跨越时空,跨越国界,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震动着数代人的心弦。
前言 译者献辞 第一部 1 2 3 4 5 6 7 8 9 第二部 1 2 3 4 5 6 7 8 9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著名作家。 生于乌克兰沃伦省的普通家庭,因家境贫寒,10岁时辍学到火车站一家餐馆打杂。 13岁参加革命活动。 15岁加入科托夫斯基第一骑兵军,参加国内战争。次年在战场上右眼受伤,几乎失明。 23岁开始文学创作。 24岁在给友人的信中他写道:“我又遭到一无情的打击。右眼完全失明?左眼只有零点零五的视力。” 25岁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全身瘫痪。 26岁开始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文学名著》,因看不见文稿,后转为口述,历时4年完成初稿。 31岁获苏联政府颁发的至高荣誉“列宁勋章”。32岁逝于莫斯科。 其经典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文学名著》至今畅销不衰,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度过人生艰难的岁月。 梅益(1913-2003),著名作家、翻译家。1935年在北京参加左翼作家联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任中共上海市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主持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译报》《每日译报》,并主编《华美周刊》《求知文丛》等。著有《梅益论广播电视》《梅益论百科全书》,译有《西行漫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基本信息 | |
---|---|
ISBN | 9787020188505 |
条码 | 9787020188505 |
编者 | (苏联)尼·奥斯特洛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4.12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开本 | |
装帧 | |
页数 | |
字数 | |
版次 | |
印次 |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