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重要的东西,都能在“书店”找到 日本百万畅销书作家,帮你在阅读中提升自身能力,找到人生方向,走出焦虑迷茫。

日文新版与繁体中文版均一上市便紧急加印!在你的人生中,未来将会遇到的所有难题,以及妥善处理这些难题的方法与诀窍,都已经在这本书里写得一清二楚了。
编号:
217209787547062494
销售价:
¥38.30
市场价:
¥45.00
 
  • 月销量: 0
  • 评分数: 0
  • 评分: 0.0
数量:

商品介绍

编辑推荐

这个星球上只有两类人:阅读的人和不阅读的人。

日本百万畅销书作家,帮你在阅读中

提升自身能力,找到人生方向,走出焦虑迷茫。

在你的人生中,未来将会遇到的所有难题,

以及妥善处理这些难题的方法与诀窍,

都已经在某位作家的某本书里写得一清二楚了。

 

日文原版畅销十年,深受广大读者好评

日文增订版与繁体中文版均一上市便紧急加印!

全书共分为8大主题,每个主题下有11条指南

启发并强化你的8项能力——

 

生存能力→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都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执行能力→拒绝拖延,第一时间吸取新知,为未来做准备

沟通能力→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拓展、加深人脉的机会

学习能力→不仅要精准高效地吸收,更要事半功倍地应用

工作能力→打破固有的认知,养成任何行业都适用的能力

变现能力→读书人不会穷,通往财富自由的道路就在书中

成长能力→主动而持续地吸收知识,不满足于当下的自己

选书与阅读能力→遇见改变你人生的书,发挥其最大效能

 

如果没有书籍,这个世界又有什么好留恋的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千田琢哉在成为著作等身的百万级畅销书作家前,曾是个除了漫画外从不读书的学生,然而后来却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书虫”。在这本书中,他以自身在书店里从不爱读书到爱上读书的经历,为读者们总结了88个如何选书,如何读书,以及如何有效利用书店的方法。

全书共分为8章,每章11条指南,在如何利用书籍提升人的内在智慧、行动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做出了富有启发性的经验分享。

与多数谈读书的作品充满感性色彩不同的是,本书中很多技巧和策略实用而生活化,帮助读者通过阅读,练就在面临职场、人际以及未来规划等难题时,逐一拆解并克服的能力。

作者简介

千田琢哉

生于日本爱知县。作家。

日本东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毕业。曾供职于日资保险公司总部、大型企业咨询顾问公司,后成为专职作家。担任企业咨询顾问期间,积累了丰富的职场经验。作品累计销售三百余万册。

目  录
  • 前言 我的母校是仙台的丸善和金港堂书店 / 001

 

第 1 章  只要学会阅读,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都能凭借智慧披荆斩棘

 

01阅读使你获得充裕的时间 / 002

02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会遇上真正的好书 / 004

03与其加班不如阅读,让工资稳步增长 / 006

04在付诸实践前充分阅读,让成功率节节攀升 / 008

05 CEO们都是畅销书的忠实读者 / 010

06优秀的小说也是优秀的财经书籍 / 012

07不必介意阅读的速度 / 014

08漫画也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 016

09培养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方法 / 018

10适合自己的书只有自己能够找到 / 020

11在关键的时刻,话语的力量会支撑着你 / 022

 

第 2 章  书籍在背后推动你的“执行能力”

 

12聪明的读者会第一时间购入心仪的书籍 / 026

13购入一本好书,去咖啡店读 / 028

14阅读的过程能够同时锻炼左右脑 / 030

15有阅读习惯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 032

16有阅读习惯的人相对更为坚强 / 034

17把手边的书作为礼物,就会更好地记住书中的内容 / 036

18成功人士的书架上有很多“初版书”/ 038

19书架上不起眼的书或许会改变你的人生 / 040

20翻阅过两次的书,买回去准没错 / 042

21你的书架就是你未来的镜子 / 044

22准备不足便出击,往往会错失良机 / 046

 

第 3 章  书籍能够培养你真正的“沟通能力”

 

23自掏腰包买书,对知识抱持一份敬意 / 050

24主动跟对方分享你正在阅读的书 / 052

25收到别人送来的书要尽快表达感谢 / 054

26通过阅读刷新人际关系 / 056

27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对方,就去读他推荐的书 / 058

28独身一人恰是绝佳的阅读机会 / 060

29回忆不起购书的具体状况,这样的书清理掉也无妨 / 062

30阅读的本质是与自己进行沟通 / 064

31朗读的过程会令你发现全新的自己 / 066

32挑战难读的书教会你如何与难相处的人交流 / 068

33聪明人会为了对方说出“善意的谎言”/ 070

 

第 4 章  书籍提升你事半功倍的“学习能力”

 

34不要局限在网上书城,每周去一次书店把握时代脉动 / 074

35通过网上书城弥补弱点,提高效率 / 076

36文字量较少的书更要慢慢读 / 078

37最有效率地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 / 080

38好感、反感、陌生的作者,三本书深度挖掘 / 082

39摄取知识的质量总是以数量为基础 / 084

40不从书上学就什么都学不到 / 086

41广泛阅读后,知识会在睡眠时自动整理 / 088

42从书籍的腰封上获取时下流行的元素 / 090

43读得慢才会读得快 / 092

44在会面前阅读对方的著作,更容易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 094

 

第 5 章  书籍磨炼你使命必达的“工作能力”

 

45“为什么选择这本书”就是所谓的市场推广 / 098

46在阅读的同时明确当局者意识、问题意识 / 100

47在无趣中看到有趣才是真正的智慧 / 102

48勇于作答的人会在不断挑战中收获成功 / 104

49不要照本宣科,在策划中融入自己的创意 / 106

50接受和顺应让工作更顺遂 / 108

51把书籍看作一份策划书 / 110

52更换书名,锻炼自己的归纳能力 / 112

53透过封面的装帧了解设计规律 / 114

54用 SWOT 方法对出版社进行分析 / 116

55洞察书中隐藏的主题 / 118

 

第 6 章  书籍给予你摆脱财务风险走向财富自由的“变现能力”

 

56从书本中摘录真知灼见,并把它送给重要的客户 / 122

57从当年的畅销书中摘录一句触动心弦的话 / 124

58花多少钱买书与年收入成正比 / 126

59从没有人因买书变得生活拮据 / 128

60有钱人才有书房?错!有了书房才令事业节节高 / 130

61阅读致富指南书,按图索骥找到第一桶金 / 132

62总是三五成群的人无法成为真正的成功者 / 134

63因为囊中羞涩无法购书是非常可惜的事 / 136

64对于充满智慧的人,财富会自己找上门 / 138

65保持阅读习惯,从满意到感动 / 140

66达到平均年收入的下限后,进修比工作本身更重要 / 142

 

第 7 章  书籍能够加速激发你的“成长能力”

 

67最重要的那本书,会在辛苦拼搏的时期出现 / 146

68重读 10 年前买的书,确认自己的成长幅度 / 148

69提前实现梦想的阅读方法 / 150

70书籍之外的媒介也要配合阅读 / 152

71缺乏阅读的滋养容貌也会枯萎 / 154

72站在作者的角度,尝试扮演畅销书作家 / 156

73每年买一本敬而远之的“冷门书”/ 158

74晨间阅读是头脑的广播体操 / 160

75以一年后为目标有计划地阅读 / 162

76研究作者的经历,提高观察能力 / 164

77对电子书、网络媒介持开放的态度 / 166

 

第 8 章  改变人生的书籍,“如何挑选与阅读”

 

78挑选前言吸引人的书籍 / 170

79站着读一分钟,只要一个词吸引你就值得购入 / 172

80全身心投入热爱的领域 / 174

81比起内容封面更重要 / 176

82不被口碑左右,找寻 1% 有趣的好书 / 178

83任何一本书价值都远超售价 / 180

84把书买回家,目的就达到了一半 / 182

85在 20 岁的阶段,提前对 30 岁、40 岁的人生进行预习 / 184

86抛开顾虑,充分“活用”手边的书籍 / 186

87总是读不完的书更要摆在枕边 / 188

88难啃的“大部头”,先买下来准没错  /  190

 

  • 后记 辛苦拼搏的你,去阅读吧 / 192

 


媒体评论

中国台湾读者评论:

1.满满金句,不论是每个篇章的标题,还是文中发人深省、鼓励读书的句子,或是篇末方框内格言式的精炼总语。……邀请你,每天读一点书,以书和昨天的自己告别。

2.学历是一阵子,学习是一辈子,如果觉得自己欠栽培,那么拿起这本书也为时不晚,作者将用自身经历,教会你如何栽培自己。

3.阅读是累积自我的方式,一本书不会全然属于此刻的自己,书里提及论点、金句只要能感动当下,即是一本好书。走进离自己最近的书店、图书馆,翻阅目之所及的那本书吧!在阅读里养出属于自我的根。

4.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你总能在阅读时获取可能的线索和启示。透过具体化的描述,本书将人们为何迫切需要阅读的理由娓娓道来,实用而生活化的选书技巧和阅读策略,让你轻松就能掌握知识的玄秘之钥,进而开拓崭新而丰盛的内在探索之旅。

5.自己在人生、职涯遇到困难时也经常都是回归书本来寻求解决方法,很喜欢作者用极为实用的方式确切地说明为什么要阅读,文字极为精简紧凑,每一则都强烈地击中内心产生共鸣,也让我吸收了很多过去忽略的使用方法,诚挚推荐!


在线试读

前言  我的母校是仙台的丸善和金港堂书店

 

以下的话可能会令读者们大感惊讶。

升入大学前,我几乎从没读过任何一本书, 漫画除外。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写读后感简直是一种煎熬。我一度怀疑,自己也许一辈子都与阅读无缘,并因此被某种强烈的不安与自卑所包围。

后来,大学4年的时间里,我买了1万多本、价值1000万日元(50余万元人民币,按100日元约等于5元人民币换算,译者注,后同)的书。而且,我把它们全部读完了。

当时的我凭借优良的遗传基因与年轻人独有的强健体魄,打了好几份报酬丰厚的零工,父母也给了我一定的经济资助。我把这些钱全都用来买书了。

我的父母和高中时期的朋友都对我的转变深感诧异。对我知根知底的他们或许会怀疑,觉得我买书的行为背后另有隐情。

我之所以会转变对阅读的态度,是因为有一次在仙台的丸善书店翻阅漫画时,不经意间拿起了中谷彰宏老师的《与昨日的自己告别》。

这本书字体偏大,显得很有力量,内容更是锐利如刀锋一般,多年来只看漫画的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不一会儿,全神贯注地读完整本书之后我忽然间意识到:“咦!这该不会是我的第一本书吧!”

接着,我拿着这本书直接跑去柜台结账,把店里的漫画书置之脑后。而我也从那天起,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书虫”。

后来,不管刮风下雨,我几乎每天都会前往仙台的丸善和金港堂书店,买书也从来不受门类限制。如今,我发自内心地认为,仙台的丸善和金港堂书店就是我的母校。

没时间去书店的日子,我会在学校邮购书籍,一买就是几十本。负责下订单的阿姨跟我比较熟识,记得有一回,她用忧心的口气问:“你买的这本书要3万日币(约1500元人民币)呢,会不会太贵了呀?”我想,在旁人看来,我一定是个花钱大手大脚的富家子弟吧。

我贪婪地阅读着,就好像一片极度干燥的沙漠,正在大口大口地吸入水分。

当时的我从来没有想过,多读几本书就能功成名就,成为有钱人,抑或是将来也能成为作家。毕竟,彼时的我对未来所知甚少,对人生也是一窍不通。

不过,时至今日,我可以肯定的是:在你的人生中,未来将会遇到的所有难题,以及妥善处理这些难题的方法与诀窍,都已经在某位作家的某本书里写得一清二楚了。

我希望广大读者都能认清这一事实,并亲身体验它,接受它。

这本书写于10年前,此刻重读,我的初心依然没有任何改变。随着时代的变迁,一部分内容已经稍作更改,每章各新增1节。希望读者会喜欢这次重新修订的版本。

2021年1月于南青山书房

千田琢哉

 

你的书架就是你未来的镜子

 

让我们看一眼自己的书架吧。

简单来说,你买了哪些书,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此刻在你书架上的这些书籍,恰恰是你所做出的决定的总和。

爱书之人通常都拥有气派的书架或书房,这些书架可能内外摆上两层的书。依我看,内层的书代表我们的真实想法,外层的书则代表我们的外在表现。

因此,书架上外层的书和内层的书一起构成了我们未来的志向以及想要成为的样子。

你的使命是什么?

你的目标是什么?

你想要在社会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妨去你的书架上找找看吧。

很多人会为了找答案,大费周章地离开供职多年的公司、就读的学校,其实,答案说不定就在你的身边。

分析书架就是分析自己。

你的使命就在真实想法与外在表现之间。

 

通过阅读刷新人际关系

 

养成阅读习惯后,你会发现,身边交往的人会很快发生改变。

有阅读习惯的人与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根本没有共同的话题,当你养成阅读习惯后,身边那些不读书的人便会自然而然地离你而去。

阅读给你带来丰富的知识和强烈的好奇心,你关心的不再是鸡毛蒜皮的日常琐事,抑或明星艺人的八卦消息,而是那些更积极、更宏大的内容。

值得提醒的是,恋人、夫妻之间,如果一方很爱阅读,而另一方完全不阅读,关系通常无法长期维持。虽然双方的成长步调各有不同,但沟通的品质同样值得关注。

是否阅读与优劣、对错无关,只是双方身处的世界不同罢了。就好像鱼类和鸟类本就是截然不同的生物。

是否阅读,足以把人群一分为二。

这个星球上只有两类人:阅读的人和不阅读的人。

 

20岁的阶段,提前对30岁、40岁的人生进行预习

 

我在大学时期经常阅读针对30岁、40岁以上读者撰写的书籍。甚至我在大学一年级就已经开始阅读与求职、跳槽相关的书了。另外,有关如何进行企业的管理,如何创办、经营公司,如何安排退休后的生活等书籍我也有所涉猎。关于退休生活的下一个阶段——死后的世界我也很感兴趣。

我当时阅读这些书纯粹出于好奇心,并不是为将来的跳槽、创业做准备,但这些书让我对人生的过程、节点产生了相对明确的认识,给了我很多启发。

后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求职、初入职场、跳槽、成为企业咨询顾问、专职写作……经历人生中的种种变化,我从来不会感觉陌生,无所适从。

所有重要的场面,我都已经通过阅读预习过了。

我变得从容不迫,对可能出现的人、事、物早有心理准备,更容易适应周遭的环境。我相信,人最终会奏响事先谱写好的乐章。

在学校、职场,通过阅读进行预习。

人们会奏响事先谱写好的乐章。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