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一本书串联起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节点
编号:
21716-9787547065792
销售价:
¥47.80
市场价:
¥59.80
 
  • 月销量: 0
  • 评分数: 0
  • 评分: 0.0
数量:
地址:
葫芦岛市连山区中央路12号中央路商场二楼
电话:
0429-5552299

商品介绍

编辑推荐

1.《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作者胡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他的著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他的作品《想和做》入选2024年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通过胡绳先生的文字,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感受历史的脉搏和力量。

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以独特的视角,串联起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节点。从鸦片战争打破“天朝上国”美梦,到五四运动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篇章,作者胡绳深入探讨各阶层在时代洪流中的抉择与行动。书中既有对历史大势的宏观把握,又不乏对关键细节的生动刻画,为读者搭建起全面认知近代中国的桥梁。

3.作者胡绳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精准勾勒出这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面的复杂图景。书中对列强侵略本质的揭露,对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变革运动的阐释,鞭辟入里。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曲折跌宕,更让我们从先辈的奋斗与挫折中汲取智慧,启迪思考、拓宽视野。

4.这部史学经典以翔实的史料与严谨的逻辑,全景展现了1840—1919年间中国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进而艰难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历程。作者胡绳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重大事件深入剖析,揭示其成败根源,让读者能够清晰洞察近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是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不二之选。

 

 
内容简介

本书由《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形成》《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五编组成,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这三次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高潮为中心,系统地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人民历次反封建反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及奋发自强的救国运动,分析和总结了历次运动失败的原因及中国的出路、开放与自强等重大问题,清晰地辨明了很多令人困惑的历史问题,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经典名著。

作者简介

胡绳(1918—2000),原名项志逖,笔名蒲韧、卜人等,江苏苏州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1982年起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1985年至199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在历史、哲学、文化思想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代表作品有《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二千年间》等。

目  录

绪 论

第一章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的中国 /002

一、经济基础 /002

二、专制主义的政权 /005

三、农民革命 /009

第二章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中国和资本主义各国的关系 /011

一、十六、十七世纪外国侵入者的碰壁 /011

二、十八世纪中国方面加强防范和限制 /013

三、英国及其东印度公司 /016

第一编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

第三章 鸦片战争 /020

一、禁止鸦片的问题 /020

二、林则徐的禁烟和英国侵略者 /023

三、战与“抚”/026

四、战败的原因 /030

五、三元里的斗争 /033

六、《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036

第四章 战争以后 /040

一、广州城的斗争 /040

二、五口通商和买办阶级的产生 /044

三、“租界”——国中之国 /048

四、积水深潭中的初步激荡 /051

第五章 太平天国的兴起 /055

一、农民革命中的各阶级、阶层 /055

二、金田村起义 /059

三、向南京的进军 /062

四、北伐和西征 /066

五、《天朝田亩制度》/069

六、天京城内的大变乱 /074

第六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 /078

一、外国侵略者在太平天国初期的态度 /078

二、在上海和广州的虚伪的中立 /080

三、所谓修约问题 /082

四、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和入侵天津 /085

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沙皇俄国 /089

六、从《天津条约》到《北京条约》/092

七、封建统治者把谁看成真正的敌人 /097

第七章 1856—1861 年的太平天国 /100

一、长江中下游的争战 /100

二、捻军及其与太平军的合作 /104

三、洪仁玕和他的《资政新篇》/106

四、太平天国的苏杭地区 /109

五、打着别的旗号的造反 /111

六、宗教的迷雾和现实的斗争 /115

第八章 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大联合和太平天国的失败 /120

一、强盗成了朋友 /120

二、上海周围的战争和所谓“常胜军”的出现 /123

三、从湘军到淮军 /127

四、知识分子对太平天国的态度 /133

五、太平天国的内部危机 /136

六、天京的陷落 /139

第二编? 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形成

第九章 在农民大革命失败以后 /146

一、社会经济的严重破坏 /146

二、各少数民族的群众起义的失败 /149

三、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掠夺的加紧 /153

四、封建统治者同外国侵略者的互相勾结 /158

第十章 封建统治者的“办洋务”/163

一、洋务运动的产生 /163

二、官办的军工企业 /165

三、官督商办的企业 /168

四、后膛枪和铁甲船 /173

五、洋务问题上的一种分歧 /176

六、洋务问题上的又一种分歧 /178

七、中国无产阶级的诞生 /181

第十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群众运动的兴起 /184

一、六十年代的反侵略群众斗争 /184

二、洋务派对教案的态度和天津教案 /189

三、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年的反侵略群众斗争 /192

第十二章 帝国主义对中国边疆的侵略和半殖民地的外交 /196

一、俄国对中国西北边疆的侵略 /196

二、英国对中国西部边疆的侵略 /200

三、左宗棠的西征和《伊犁条约》/202

四、半殖民地的外交 /206

第十三章 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 /212

一、中法战争之一:在战争爆发之前 /212

二、中法战争之二:从开战到停战 /215

三、中日战争之一:被迫应战 /218

四、中日战争之二:议和与反对议和的舆论 /222

五、中日战争之三:保卫台湾的斗争 /226

第三编 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

第十四章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232

一、沙皇俄国和辽东半岛 /232

二、政治奴役性的贷款 /235

三、抢夺中国的铁路 /237

四、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240

五、所谓“以夷制夷”/244

第十五章 第二次革命高潮出现前的国内阶级形势 /248

一、清朝政府成了外国帝国主义的税吏 /248

二、暴风雨的前奏 /251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54

四、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和下层 /257

第十六章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维新运动 /262

一、维新运动及其领导者康有为 /262

二、维新派的宣传组织活动 /265

三、维新派和洋务派的论战 /269

四、维新派的向西方学习 /272

五、庸俗进化论和政治上的改良主义 /276

第十七章 百日维新及其失败 /279

一、维新派的上台 /279

二、百日维新中的光绪皇帝 /282

三、一场争夺权力的斗争 /287

四、政变中的失败者和胜利者 /292

五、没有出场的角色 /295

第十八章 义和团的勃兴 /298

一、从拳会到义和团 /298

二、义和团进入北京、天津 /302

三、慈禧太后的“宣战”/305

四、义和团占领了北京吗 /309

五、在反侵略战争的前线 /312

第十九章 八国联军和义和团的失败 /315

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315

二、“东南互保”和李鸿章议和 /317

三、一群明火执仗的强盗 /320

四、帝国主义列强的“门户开放”政策和《辛丑条约》/325

五、义和团的历史功勋和资产阶级对义和团的态度 /330

第四编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第二十章 第三次革命高潮的酝酿 / 336

一、日俄战争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36

二、慈禧太后的“变法”/340

三、孙中山的早期活动 /344

四、资产阶级的爱国运动 /348

五、知识界中的革命思潮 /353

六、知识界中革命组织的产生 /357

第二十一章 同盟会初期 /362

一、同盟会的成立和它的纲领 /362

二、清朝的预备立宪和资产阶级立宪派 /368

三、革命派和立宪派的论战 /372

四、1906 年湘赣边界的起义 /375

五、1907—1908 年孙中山领导的六次武装起义 /378

六、1907—1908 年光复会发动的起义 /381

七、个人暗杀行动 /383

第二十二章 辛亥革命的前夕 /385

一、农民群众的自发斗争撼动了清朝统治的基石 /385

二、咨议局、资政院和袁世凯 /389

三、帝国主义列强的所谓“机会均等”“利益均沾”/393

四、争路权的爱国运动 /398

五、同盟会内部的涣散和它在广州的两次起义 /403

六、从日知会到文学社 /408

第二十三章 武昌起义和起义后的武昌政权 /411

一、革命的士兵一夜间的胜利 /411

二、新政权的成立及其演变 /413

三、袁世凯成了内外一切反革命势力的中心人物 /418

四、武昌的政权落到了反革命的手里 /423

第二十四章 革命浪潮中的各省风云 /427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短命政权 /427

二、资产阶级立宪派也不能保持自己的政权 /432

三、套上革命外衣的军阀和流氓政客 /437

四、旧巡抚穿上了新都督的外衣 /439

五、“不准革命”/441

六、交战与议和 /445

第二十五章 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政府 /450

一、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450

二、袁世凯在南北议和中的阴谋 /452

三、南京政府的腰杆不硬 /456

四、清皇朝的覆灭和南京政府的结束 /461

五、对帝国主义的幻想的破灭 /463

第五编 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

第二十六章 袁世凯的反动统治和反袁世凯的斗争 /468

一、1913 年国民党反袁世凯的失败 /468

二、袁世凯独裁卖国真相的暴露 /472

三、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 /475

四、梁启超:从拥袁到反袁 /477

五、袁世凯的覆灭 /479

第二十七章 五四运动 /483

一、北洋军阀的派系分裂和南方的“护法运动”/483

二、民族工业昙花一现的繁荣 /487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 /489

四、五四群众爱国运动 /492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