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

编号:
21716-9787515404127
销售价:
¥83.30
市场价:
¥98.00
 
  • 月销量: 0
  • 评分数: 0
  • 评分: 0.0
数量:
地址:
葫芦岛市连山区中央路12号中央路商场二楼
电话:
0429-5552299

商品介绍

编辑推荐

1975—1982年,邓小平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息息相关。其间,每到一个历史节点和重要时刻,他总能抓住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破解历史难题。邓小平传奇的政治生涯和成功领导解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铸就了他一生最辉煌的时刻。

 
内容简介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历史转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最重大的事情。这一伟大历史转折从最初的酝酿、尝试到最终的实现、完成,经过了将近八年曲折复杂的历程。

本书从邓小平带有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切入,以历史转折的前奏、准备、完成为序,对一系列重大党史、国史问题包括1975年整顿、“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四五运动、粉碎“四人帮”、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农村和城市改革、对外开放和创办经济特区、做出第二个历史决议、中共十二大召开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析,突出叙述了邓小平在伟大历史转折中所起的作用,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怎样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怎样逐步创立的。

作者简介

程中原,江苏无锡人。研究员。曾任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学术顾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写组第一首席专家,享受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著有:《邓小平在一九七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五卷本)(合著)、《历史转折三部曲:前奏?决战?新路》、《中国道路的奠基与开创: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国的成功之路》、《胡乔木传》(合著)等。

目  录

目录

 

 

 

 

 

 

引    言/1

 

 

 

1975:邓小平领导各方面整顿

 

一、炎炎盛暑,从东湖宾馆吹出一阵清风/002

二、毛泽东的“八月指示”改变了“文化大革命”的走向/003 三、1975年整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要求/003

四、邓小平怎样走到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央/006

五、邓小平以“三项指示为纲”领导1975年整顿/025 六、整顿从铁路突破/026

七、钢铁整顿/031

八、国防科技整顿/034

九、围绕“反经验主义”的较量/043

十、组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协助整顿/054

十一、计划工作务虚会与《工业二十条》/061 十二、军队整顿/063

十三、地方整顿/066

 

十四、文艺调整/068

十五、科学院整顿与《汇报提纲》/071 十六、教育整顿的准备/073

十七、主管外事/075

十八、围绕评《水浒》的较量/091

十九、农业学大寨会议和农业整顿/094 二十、全面整顿的部署与《论总纲》/100

二十一、1975年整顿的显著成效及其原因/107

 二十二、1975年整顿的历史评价/120

 

1976—1977: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和第三次复出

 

一、从整顿转为“批邓”/124

二、“批邓”的升级和邓小平的抵制/130 三、“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发动/133

四、“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形成运动/146 五、邓小平为周恩来致悼词/156

六、“批邓”“反周”激起群众义愤/166

七、四五运动:怀念周总理,拥戴邓小平,声讨“四人帮”/182 八、继续“批邓”,中国再度陷入动乱/190

九、粉碎“四人帮”后的喜悦/195 十、邓小平第三次复出/207

1977—1982:邓小平推动历史转折打开新路

 

一、打开拨乱反正的突破口/230 二、迎来科学的春天/237

三、经济领域的思想解放/241

四、支持和领导真理标准大讨论/248 五、胡耀邦初理冤假错案/274

六、迈开对外开放的步伐/278

七、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国务院召开务虚会/302 八、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主题报告/305

九、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历史转折的里程碑/317

十、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27 十一、支持包产到户/343

十二、启动城市改革/351

十三、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和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366 十四、支持陈云、李先念领导国民经济调整/373

十五、倡导对外开放与创办经济特区/382 十六、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390

十七、指导公开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393 十八、主持做出第二个历史决议/401

十九、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13 后  记/427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