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的法国,“君权神授”的观念(即上帝通过国王作为使者来统治人民)盛行。面对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哲学家卢梭将改革的焦点放在了人的教育上,1757年写成了《爱弥儿》,该书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富家孤儿爱弥儿的教育,清晰地展示了理想公民的教育方式,对当时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致力于培养新兴的资产阶级。 《爱弥儿》全书共五卷。卢梭在其中系统地提出了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教育包括体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德育教育和爱情教育,虽然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但五者之间并不明显割裂。 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 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 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 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 第五卷中,出于自然发展的需要,着重论述了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这种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后来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发展,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启示。
第一卷 / 001 第二卷 / 069 第三卷 / 223 第四卷 / 303 第五卷 / 563
卢梭(1712—1778),法国18世纪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其中,《爱弥儿》问世以后,迅速风靡整个欧洲,并引起强烈的反响。该书在西方教育 系统地提出了新的育儿观,书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许多教育家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比如巴西多、康德、裴斯泰洛齐和杜威都从不同方面受到卢梭思想的启发。
基本信息 | |
---|---|
ISBN | 9787514243437 |
条码 | 9787514243437 |
编者 | [法]卢梭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4.07 |
出版社 | 印刷工业出版社 |
开本 | |
装帧 | |
页数 | |
字数 | |
版次 | |
印次 |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