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米尔擒贼记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德国儿童文学之父”凯斯特纳代表作;纪念作者诞辰125周年全彩版;《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周其星导读推荐;表现孩子的力量,敢于担当,小孩也能成大事
编号:
217209787575305457
销售价:
¥29.80
市场价:
¥35.00
 
  • 月销量: 0
  • 评分数: 0
  • 评分: 0.0
数量:

商品介绍

编辑推荐

1.经典童书、与格林兄弟齐名的“德国儿童文学之父”代表作。
2.作者曾获国际安徒生大奖、九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3.纪念作者诞辰125周年全彩版。
4.配有大量精美原创的全彩插画,装帧精美,提升阅读体验。
5.从儿童角度出发讲故事,充满童趣和正能量。故事展现出孩子的机智、团结、勇气与正义感,表现孩子的力量!
6.《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周其星导读推荐:读着这样的作品长大的孩子,也会变得更加勇敢、善良和美好。
7.新译本。语言生动,富有童趣,更适合孩子阅读。

 
内容简介

埃米尔独自搭乘火车前往柏林,途中身上的钱却被偷了!他决心找到小偷,但站在陌生的城市街头,他不知究竟该怎么办。这时,一群少年仗义相助,他们和埃米尔组成少年侦探团,一起智斗小偷……

作者简介

[德国]埃里希·凯斯特纳(1899-1974):1899年出生在德国,作家、诗人、剧作家,被誉为“德国儿童文学之父”。1957年获得毕希纳奖(德国重要文学奖项),1960年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九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他开启了德国古典儿童文学后一个新的儿童文学类型,即描写孩子们所熟知的身边的世界。他提倡尊重孩子的特质,反对说教与权威。儿童小说代表作有《埃米尔擒贼记》《两个小洛特》《动物会议》《飞翔的教室》等。
1974年在慕尼黑去世。德国建立了专门纪念他的博物馆,还有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学奖、小行星,街道等。

王丽丽: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德语系,硕士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主修德语语言文学。译有《黑猫尼诺》《下水道寻鳄记》《圣诞传说》《安东消失的一天》等。

目  录

第 一 章 埃米尔帮忙洗头 / 1 
第 二 章 杰斯克警长不露声色 / 9 
第 三 章 柏林之旅开始了 / 15 
第 四 章 梦见许多东西在奔跑 / 22 
第 五 章 埃米尔提前下了车 / 30 
第 六 章 177路有轨电车 / 37 
第 七 章 舒曼大街的家里炸开了锅 / 45 
第 八 章 拿着喇叭的男孩 /
第 九 章 小侦探们开会 / 59 
第 十 章 跟踪出租车 / 69 
第十一章 一个暗探溜进宾馆 / 79 
第十二章 开电梯的男孩来了 / 86 
第十三章 古德斯先生陷入重围 / 93 
第十四章 别针大有用处 / 102 
第十五章 埃米尔来到警察总局 / 109 
第十六章 刑警处长捎来问候 / 123 
第十七章 蒂拜恩太太非常激动 / 131 
第十八章 从中能学到什么 / 141


前  言

凯斯特纳和他笔下的孩子们 

周其星(《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百班千人”读写计划总导师)

提到凯斯特纳,熟悉儿童文学的人很容易就会想起那个现实中不存在的日子:那一天,一个小男孩骑着一匹会说话的马,跟着叔叔穿过柜门,前往南太平洋历险。他们首先来到懒人国,这里的房子全都安装了轮子,房子前面套着马匹,马会拉着房子走遍所有地方。住在房子里的人不必出门,只要躺在床上就能旅行。然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大人上学、小孩上班的颠倒的世界,最后又来到了自动城……你猜得没错,这就是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凯斯特
纳的代表作《5月 35日》。
凯斯特纳是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被誉为“西德战后的儿童文学之父”,与格林兄弟享有同等地位。他的文字幽默风趣,故事充满了想象力和趣味性,兼具深刻的教育意义,在吸引小读者阅读的同时,又教给他们生活的哲理。他还善于将现实与虚构相结合,在作品中构建出独特的世界,让读者既能感受到故事的真实性,又能体验到情节的奇幻性,《5月 35日》就是此类作品。
不过,一个高明的作家显然不会只写一种风格的作品。以他的成名作《埃米尔擒贼记》为例,这部作品讲述了埃米尔在去柏林看望外婆的火车上被偷了钱,于是他追踪小偷,并在途中结识了一群小伙伴,大家齐心协力擒获小偷的故事。情节看似简单,但细节极为丰富,有极强的真实感。
正如作家自己所言:“一个故事,一部小说,一则童话,它们同生物体一样,也许本来就是生物体。它们有头,有腿,有血液循环系统,像真人一样有衣着。要是它们脸上少了鼻子,穿错了鞋,只要细看,人们就会察觉。”所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定是完整的、细腻的、丰富而又曲折的。《埃米尔擒贼记》如此,《两个小洛特》亦然。
我们先说说《埃米尔擒贼记》吧。我总觉得,作为凯斯特纳的第一部儿童小说,主人公埃米尔的原型就是作者自己,而故事也是以他自己的童年经历为蓝本虚构而成。我这样说并非毫无根据,你看,凯斯特纳全名是“埃里希·凯斯特纳”,他出生于普通人家,父亲是皮革工匠,母亲在家里开了一家很小的理发店,埃里希是家里唯一的孩子……这些情况跟书中的埃米尔是不是很相似?不要怀疑,很多大作家都会这么做。他们直接从自己的生活中取材,
最后写出了世界名著。
凯斯特纳自己也说过:“很多很多人像对待一顶旧帽子一样把自己的童年丢在一边,像处理一个不用了的电话号码那样把它忘得一干二净。他们都曾经是孩子,后来都长大了,可他们现在又如何呢?只有那些已经长大了,但仍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感谢凯斯特纳,帮助他的每位读者唤回童心,成为“真正的人”。
凯斯特纳不仅有一颗童心,而且从根本上说,他关爱儿童且尊重儿童。他的作品内容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如《埃米尔擒贼记》中,埃米尔独自坐火车去柏林的经历;还有《两个小洛特》中,双胞胎姐妹在儿童营地度假的故事。特别难能可贵且令人敬佩的是,他持有鲜明的儿童立场。在他的笔下,埃米尔和小伙伴们齐心协力,跟踪并最终抓住了小偷;两个小洛特互换身份并最终感化了父母,让他们破镜重圆……他通过故事告诉读者,是小孩拯救了这个被大人搞砸了的世界,这是何等伟大的宣言。难怪在后来的作品里,凯斯特纳会安排这样的桥段:在一个颠倒的世界,父母去学校上学,而给他们上课的是小孩子……由此可见,
凯斯特纳对现实多有不满,且持有批判意识。他更重视孩子,认为他们机智勇敢、坚强独立、善于合作,且富有正义感。他们的能力丝毫不逊于大人——能独自乘车,能保护自己,能在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能抓住小偷,甚至能帮助父母复合——他们有能力重建一个有序的世界。
因为信任儿童、尊重儿童,凯斯特纳用饱满的爱,塑造了一个个生动可爱、个性鲜明的儿童形象。埃米尔在发现自己的钱被偷后,没有畏惧可能存在的危险,毅然决定追踪小偷。双胞胎姐妹中的洛特文静、稳重,心思细腻,做事谨慎;而露易丝开朗、活泼,性格直率,敢说敢做……这些正面的儿童形象起到了表率作用,传达了积极向上的教育意义。读着这样的作品长大的孩子,也会变得更加勇敢、善良和美好。
显然,凯斯特纳是一位编织故事的高手,他并没有将儿童故事简单化、幼稚化,在曲折的故事背后,是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在发挥作用。
例如,埃米尔在与小偷对质时急中生智,想起自己曾用别针将装钱的信封别在上衣口袋里,于是利用钱上会有针孔这一关键证据,最终让小偷露出了马脚。
再如,露易丝和洛特在得知彼此是姐妹且父母离婚后,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姐姐代替妹妹,妹妹代替姐姐,回到离异的父母身边,以此来促成父母的复婚……这些大胆而奇妙的情节会吸引着你一口气读下去,同时还能让你提升智力和放飞想象。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得是一个好故事,然后还要讲好故事。这就得说说凯斯特纳的语言特点了,读他的作品,你不会感觉到被冷落,他会一边讲故事,一边不忘跟你做一些互动。
你看《两个小洛特》的开篇:“你知道西比尔吗?知道山区小镇西比尔吗?知道布尔湖畔的西比尔吗?都不知道?从没听说过?真奇怪——问来问去,竟然没人知道西比尔!”
再看这段话:“这是一个有点复杂的故事,有些情节你需要格外留意,这样才能完全理解整个故事。不过,故事的开端是轻松愉快的,到了后面的章节,故事才逐渐变得复杂而引人入胜。”不要以为这些是废话,你应该这么想:真是一位贴心的作家,一边照顾着书中的人,一边关心着读书的人……
关于凯斯特纳和他的故事,以及故事里的人物,我已经说完了。听完我的唠叨,希望你直接打开书,把故事一口气“吞”下去!放心,很好消化,很多营养,很是快乐!


媒体评论

因为信任儿童、尊重儿童,凯斯特纳用饱满的爱,塑造了一个个生动可爱、个性鲜明的儿童形象。读着这样的作品长大的孩子,也会变得更加勇敢、善良和美好。      
                                                                      
——《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周其星

我有别的很多书,别的值得炫耀的作家们的书。可是我仍旧会说“我有凯斯特纳的几乎所有的书!”

——儿童文学作家  梅子涵

作家凯斯特纳自己有着真理般的信念。经由这信念,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孩子们生生不息的能量。凯斯特纳写下的,不只是当下那个时代的故事,而是所有时代。
——儿童文学作家 陆梅

尤其让我们惊喜的是,富有教育意义的凯斯特纳的作品,每一个字都像罗尔德达尔那么有魅力,孩子们只要看上一百字,就忍不住要一口气看完;他的每部作品都让孩子们荡气回肠,他的每部作品都鼓励孩子们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童书妈妈三川玲

凯斯特纳之所以能成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作品具有对儿童的启蒙思想教育的倾向,而且他的小说还有紧张有趣的故事情节,有感人肺腑的情感交流,有对社会弊端的抨击,又有不失为文学作品应有的诗意。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孔德明

几乎每个德国的孩子都知道《埃米尔擒贼记》,不是读过小说,就是听过广播剧或者看过戏剧和电影……在世界各地,提到德国儿童文学,埃里希·凯斯特纳的名字总是与格林兄弟的名字相提并论,后者出版了著名的《格林童话》。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位20世纪的德国儿童文学作家能够赢得这样的国际声誉。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  汉斯·海诺·埃韦斯

  凯斯特纳确实是一个很优秀的小说家,他知道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子们的梦想,比如勇气、友谊、成功。                                                ——《中华读书报》

凯斯特纳尝试在文中凸显的孩子们“友谊的力量”其实源自他自己的信念,寄托着他对青少年、对下一代人所能创造的更好的社会的期待。
 ——《新京报》

在线试读

第十四章
别针大有用处
古斯塔夫和小教授冲进银行,发现圆帽男正站在挂着“存取款”牌子的柜台前,焦急地排着队。柜员先生正忙着接电话。 
小教授站在圆帽男旁边,像猎犬一样紧盯着他。古斯塔夫则站在圆帽男身后,摸着裤兜里的喇叭,随时准备按下。 
这时,柜员走到柜台前,问小教授想办理什么业务。 
“这位先生排在我前面。”小教授说。 
于是柜员问圆帽男:“先生,请问您想办理什么业务?” 
“请帮我把这张 100 马克的钞票换成两张 50 马克的,另外把 40 马克的钞票全换成硬币。”圆帽男从口袋里拿出一张 100 马克和两张 20 马克的钞票,放在柜台上说道。 
柜员接过钱,向钱柜走去。 
“等一下!”小教授大声喊道,“那些钱是他偷来的!” 
“什……么?”柜员转过身来,惊讶地说。别的柜台上正忙着算账的工作人员全都停下手中的活,像被蛇咬了似的,猛地站了起来。 
“那些钱根本就不是这位先生的,是他从我的一个朋友那儿偷的。他现在想把钱兑换掉,是为了销毁证据。”小教授解释道。 
“我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无耻的事!”圆帽男说着,看向柜员,“不好意思,我得教训教训他!”接着,他扇了小教授一个耳光。 
“这无法改变你偷钱的事实!”小教授说着就朝圆帽男的肚子挥了一拳。圆帽男不得不扶着桌子才能站稳。古斯塔夫使劲按了三下喇叭。银行的工作人员全跑过来,好奇地围着这个柜台。银行经理气急败坏地冲出办公室。 
与此同时,埃米尔带着 10 个孩子冲了进来,把圆帽男团团围住。 
“吵什么,这是怎么回事?”银行经理喊道。 
“这群捣蛋鬼非说我偷了他们当中某个人的钱——就是我刚才要请柜员帮忙兑换的那些钱。”圆帽男说着,气得浑身发抖。 
“就是偷的!”埃米尔一下子跑到了柜台前,“他偷了我一张 100 马克和两张 20 马克的钞票。昨天下午,在从诺伊施塔特开往柏林的火车上,他趁我睡着时偷的!” 
“是吗,你有什么证据?”柜员严厉地问。
“我已经在柏林待了一周,昨天从早到晚都一直在城里。”圆帽男说,脸上挂着礼貌的微笑。 
“你撒谎!”埃米尔大喊,急得快要哭了。 
“你能证明这位先生跟你坐过同一辆火车吗?”银行经理问。 
“他当然证明不了!”圆帽男轻蔑地说。 
“如果你是一个人坐火车,确实找不到证人。”一个银行职员说。 
埃米尔的同伴们都紧张起来。 
“我有证人!”埃米尔喊道,“是住在大格勒瑙的雅各布太太,她跟我们坐同一节车厢,后来就下车了。她还请我代为问候我们诺伊施塔特市的库哈斯先生呢。” 
“看来您必须提供不在场证明了。”银行经理说着转向圆帽男,“您能证明吗?” 
“当然能,”圆帽男回答,“我就住在对面的柯莱特宾馆……” 
“你是昨晚才办理入住的。”古斯塔夫说,“我扮成开电梯的服务员在那儿当班,知道得一清二楚!” 
银行的职员们笑了笑,开始对这群男孩感到好奇。
“这笔钱最好暂时由我们来保管。先生,您贵姓……”银行经理说着,从本子上撕下一页纸,准备记下圆帽男的姓名和住址。 
“他叫古德斯!”埃米尔喊道。 
圆帽男哈哈大笑 :“您瞧,他认错人了。我叫米勒。” 
“撒谎!真不要脸!他在火车上明明告诉我,他叫古德斯。”埃米尔气愤地喊道。 
“您带身份证了吗?”柜员问圆帽男。 
“放在宾馆里了,”圆帽男说,“如果您愿意等一下,我这就去拿。” 
“他还在撒谎!那是我的钱,我一定要拿回来。”埃米尔说。 
“孩子,就算这钱确实是你的,”柜员耐心地说,“但眼下的事情也没那么简单。你怎么能证明这是你的钱?钞票上写你的名字了吗?你记不记得钞票上的编号?” 
“当然不记得。”埃米尔说,“我可没想到自己的钱会被偷。不过那的确是我的钱,千真万确。那是我妈妈让我捎给外婆的,她就住在舒曼大街 15 号。” 
“那么,有没有哪张钞票缺个角,或者有什么其他的特征?” 
“我不知道。” 
“好了,各位,我以名誉担保,那钱的确是我的。我怎么会偷小孩的钱!”圆帽男说。 
“等一下!”埃米尔突然激动地跳了起来,大声喊道,“在火车上,我用别针把那些钱别在了衣服口袋里,那三张钞票上肯定有针孔!” 
柜员举起钞票,对着灯光。在场的人全都屏住了呼吸。 
圆帽男往后退了一步,银行经理紧张地用手指敲打着桌子。 
“这个小男孩说得没错,”柜员激动得脸色发白,大声喊道,“这些钞票上的确有针孔!” 
“我用过的别针在这里,”埃米尔说着,理直气壮地把别针放在了桌上,“这枚别针还扎破了我的手指。” 
这时,小偷飞快地转身,用力推开周围的孩子,把他们全都推倒了。他冲过大厅,夺门而出。 
“快追!”银行经理喊道。 
所有的人都朝门口跑去。
等他们赶到街上时,小偷已经被二十多个孩子包围了。有的孩子抱他的腿,有的孩子抓他的胳膊,还有的孩子扯他的衣服。小偷疯狂地挣扎着,可孩子们丝毫不松手。 
这时,警察也赶来了。原来是小帽子骑着自行车去找来的。银行经理请求警察把这个又叫“古德斯”、又叫“米勒”的家伙抓起来,因为他很可能是火车上的惯偷。 
柜员请了假,拿着那笔钱和那枚别针,跟着大家一起走。啊,这真是一支浩浩荡荡的大部队!警察和银行职员走在前面,被捕的小偷夹在中间,九十到一百来个 
小孩子跟在后面。大家簇拥着朝警察局走去。 
小帽子骑着自行车,跟在队伍一侧,冲表弟点点头,喊道 :“埃米尔,我要赶紧回家,把这出热闹的好戏讲给他们听。” 
埃米尔也向她点点头,说道 :“我中午去你家吃饭!先代我问候大家!” 
小帽子喊道 :“你知道这支队伍像在干什么吗?学校集体郊游!”说完她使劲按着车铃,拐进街角。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