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传:新生的野力

编号:
217209787575303217
销售价:
¥62.40
市场价:
¥78.00
 
  • 月销量: 0
  • 评分数: 0
  • 评分: 0.0
数量:

商品介绍

编辑推荐

◎国内穆旦权威传记兼诗歌评传  作家邹汉明历时十七年心血之作
◎诗人、翻译家穆旦(查良铮)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樶早开拓者
◎一个人能对自己的母语做这样的贡献,也算不虚此生。——王小波谈穆旦
◎“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穆旦
装帧设计:多页彩插-60幅珍贵历史图片  平脊精装  墨绿橙红青春撞色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穆旦权威传记,兼为穆旦诗歌评传,全书以穆旦的生平经历为线索,结合他各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完整叙写了穆旦作为一个诗人的一生,也写出了一个在铁与火的岁月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努力不懈、为现代汉语的成熟而建立的不朽功绩。同时,作者追踪勘测了他那些不朽诗歌的源头。
穆旦是现代汉语诗歌领域极出色的诗人。他早早地就决定了,这一生要为汉语服务。书稿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家世与早期的求学经历;二是西南联大时期;三是抗战以及抗战胜利后的创作与生活。借助于档案、采访资料、抗战史、回忆录、日记等,本书提供了大量的珍贵历史图片,并详细而有深度地书写了一个诗人以及他所身处的那个时代的一个民族的传奇。
诗人是种族的触须(庞德语),穆旦更是创作出了无愧于时代的诗歌。他献身语言的这一生,应该像纪念碑记住英雄的名字一样,值得我们民族的语言牢牢地去记住他。如同军人用剑服务于自己的祖国,诗人用语言服务了自己的国家。

作者简介

邹汉明
浙江桐乡人,现居嘉兴。主要从事诗、散文、传记、文史与文学评论等创作。出版《江南词典》《少年游》《塔鱼浜自然史》等十余种著作。《塔鱼浜自然史》曾入选中华读书报好书榜等阅读榜单,为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致敬作品。曾获三毛散文奖散文集大奖、琦君散文奖等。

目  录
引言 “我要向世界笑”
第一章 海宁查家
第二章 童年
第三章 南开生
第四章 清华园
第五章 玫瑰和铁血的故事
第六章 在路上
第七章 灵魂记住了南岳的秋天
第八章 三千里步行
第九章 蒙自湖畔,燕卜荪的火种
第十章 防空洞里的抒情诗
第十一章 西南联大的生活及其写作
第十二章 “丰富和丰富的痛苦”——《赞美》前后
第十三章 一个诗人的从军远征
在线试读
我要向世界笑
的鼻梁底下,必然会出来一个勇于向现实发言的声音。面对危难重重的民国世界,他成长着,也经历着;感受着,也命名着。他选择一种小众的文体立言发声,直接或曲折地批判社会,以诗歌有限的隐喻观照无边的现实。他早早地就决定了,这一生要为汉语服务。在流亡、漂泊、辛苦谋生的前半生,吃足苦头的同时也增广了见闻。在创造力特别旺盛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文学因神圣的抗战而行使着使命,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他张开双臂,拥抱大众,但
也始终固守着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他目标明确,坚定地向着缺损了一角的世界展示他顽强而完整的笑容。那是诗人特有的一种笑:纯粹,无邪,真挚,热情。这种笑里有着不设防的、坦率的、心直口快的性质,如同静静的山岗上那一片野花,自由,热烈,灿烂,但也有着一个不世出的天才被放逐在时间之外的寂寞。
毒死、发疟疾病死、被激流冲走淹死、被无数的大蚂蚁啃食而死。最后,到了印度,差点又因吃得过饱而撑死……九死一生的经历,全来自他自身所在的这个惨烈的历史现场。所幸他翻越野人山,活了下来。从战场上归来,他觉出了活着的沉重和珍贵,从此变了一个人。生活在继续,肉体因穿越地狱而受到的创伤,终究需要诗歌的光芒来救治。这大约也是他此后一直没有放下诗歌的原因。实际上,诗人精神的创伤,需要以一辈子的时间来自我疗救。
诗人早慧,又接受了最好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受到了艾略特、奥登等当时最前沿的西方诗的影响,所以,从根本上说,他是有学养的学院诗人。他置身于汉语诗歌创作的第一现场,年纪轻轻就定义了一种新型的现代诗。比较遗憾的是,现代文学史接纳了西北角波涛如怒的抗战现实主义新诗,却对同一时期的大西南的现代主义诗潮迟迟不予接纳,这样的文学史终究是不完整的。实际上,中国的现代主义,当年也是风云际会,颇得时势的照拂。
由于“二次大战迫使中国向世界开放,成为民主阵营中的一个重要堡垒”(郑敏语),在四十年代已汇聚成一股不小的潮流。而国家的开放又“迫使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文化的血液循环”(同上),联大的这批学院诗人因此得以迅速成熟。他更是创作出了无愧于时代的诗歌。
我是永远地,被时间冲向寒凛的地方。
—《阻滞的路》
穿着一件破衣衫出门, /这么丑,我看着都觉得好笑”,《听说我老了》)。他原先的微笑,现在终于变成需要寻找的一种表情(“去寻觅你温煦的阳光,会心的微笑”,《友谊》)。正像他在《老年的梦呓》中所说:“多少亲切的音容笑貌, /已迁入无边的黑暗与寒冷。 ”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