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也是一种疗愈

从家庭到现实世界的幼儿观察
编号:
217209787218178967
销售价:
¥71.20
市场价:
¥89.00
 
  • 月销量: 0
  • 评分数: 0
  • 评分: 0.0
数量:

商品介绍

编辑推荐
  • 18位幼儿的故事,解读幼儿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和行为逻辑

书中记录了18位幼儿的故事,从观察者对于幼儿细致而生动的观察材料中,读者可以学会解读孩子各种各样的信号,理解孩子的情绪与想法。

  • “赢在起跑线上”,早期孩童成长干预

聚焦2—5岁幼儿的心理发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建立对世界的信任感、依恋关系与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世界的原始信任感和依恋关系会影响孩子一生,所以这个阶段对孩子的干预和养育往往事半功倍,是高效的育儿方法。

  • 陪伴孩子顺利度过分离焦虑、入托入园、“二胎”来临等关键性时刻

孩子的世界是纯真而美好的,而孩子也有孩子的困惑与难题。离开妈妈去上幼儿园、家里“二胎”来临等一系列早期成长问题在书中有详细论述,同时书中也收录了如自闭症倾向、慢性病等特殊儿童的成长故事。

  • 精神分析重镇——塔维斯托克的幼儿观察方法与案例呈现

书中收录了18个典型的幼儿观察故事,材料来源多样,有来自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观察,也有对于少数族裔和有特殊问题的幼儿的观察。这些故事呈现塔维斯托克幼儿观察法的精神和传统,读者可以从中理解儿童内在世界的投射、移情、反移情等现象,从而培养自身观察的敏锐度。

  • 从养育到治愈,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重新养育自己

读者可以从书中18幼儿成长故事的丰富细节与客观分析中,再次体验幼儿时期的成长经历,追溯自己的成长和被抚养的经历,从而看见曾经的创伤,理解、接纳和疗愈自己。

  • 严艺家作序 简单心理推荐

当一个孩子能被他人所“好奇”时,这种不侵入的、温和的体验,最终也将被孩子内化为自我功能,最终形成一个观察式自我,在面对人生各种风吹雨打时,能够站在一个“观察者”的位置上去耐心思考:我究竟在经历什么?

——严艺家 心理博主、伦敦大学学院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博士候选人

 
内容简介

幼儿观察方法起源于精神分析重镇塔维斯托克,观察者被要求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以每周一次的频率观察幼儿在生活中呈现出的感受、想法、幻想和愿望,这种训练培养了观察者的敏感度,有助于促进其对人类内在世界的投射、移情、反移情等现象的了解。同时,观察者作为一位旁观的陪伴者也为幼儿及其家庭创造了一个空间,对幼儿及其家庭产生了疗愈的效果。

本书由塔维斯托克幼儿观察研讨班的观察材料汇编形成,每个章节对应一位幼儿的观察,记录了十八个幼儿的成长故事。他们面临着生活的“重大改变”,如随着家里“二胎”来临而出现的俄狄浦斯冲突;从家庭过渡到幼儿园的分离焦虑;等等,这些故事或令人心碎,或让人不禁会心一笑。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以窥见幼儿的真实想法,体会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挣扎、爱恨、进退与不屈的努力。

作者简介

[意]西莫内塔·M.G.阿达莫(Simonetta M.G. Adamo)

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师、塔维斯托克心理治疗师协会的会员,曾任米兰比可卡大学临床心理学正教授。

[英]玛格丽特·拉斯廷(Margaret Rustin)

儿童青少年及成人心理治疗师、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会员,《婴儿观察:Tavistock临床中心解读人类的非言语沟通》的编著者之一。

译者简介:

方红

常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学副教授,出版《实现自我: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理解人性》《寻找灵魂的现代人》《超越自由与尊严》等二十余部译著。

目  录
引言
第一部分:发展性问题
第一章:从家到幼儿园的过渡
第二章:幼儿发展故事:一种精神分析取向的叙述
第三章:俄狄浦斯焦虑:二孩的诞生,观察者的角色
第四章:幼儿观察研讨:发展观察者角色的新步骤
第二部分:在家观察
第五章:对一个通过助产技术怀上的有喂食困难的亚洲幼儿的观察
第六章:劳里和他的汽车:一个开始分离的三岁孩子
第七章:安东尼奥船长的气球爆炸那一天
第八章:被观察的幼儿和观察中的幼儿:幼儿对弟弟胎死腹中的复杂反应
第二部分:在幼儿园观察
第九章:游戏的功效:一位男性观察者对一个父亲不在身边的小男孩的逐渐了解
第十章:不能光看表面:观察者眼中一个在幼儿园努力寻找自我的孩子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